1、悟心容易息心难,息得心缘到处闲。
2、若不修内行,唯只外求,希望获福,无有是处。
3、若欲求佛但求心,只这心心心是佛。
4、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。
5、若能自识本心,念念磨练;莫住者,即自见佛性也。
6、不见他非我是,自然上敬下恭,佛法时时现前,烦恼尘尘解脱。
7、佛祖奚以异于人,而所以异于人者,能自护心念耳。
8、妄念纷飞之际,正是做工夫时节。旋收旋散,旋散旋收,久久纯熟,自然妄念不起。
9、佛法无多子,长远心难得,学道如初心,作佛也有余,始终总不变,真是大丈夫。
10、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,由强而弱。定功由暂而久,由脆而坚。
11、菩提本自性,性净是菩提,亦非可修相,更无可作相。
12、百千法门,同归方寸,河沙妙法,总在心源。
13、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,真正办道人,无剪爪之工。
14、以精进力,身无疾病,一切怨害,慈心相同。
15、无量善事,菩提道业,因一事增,谓不放逸。
16、次于自身善起防护,不应放逸,于刹那中有少动念,应当观察,以正智钩制令正住。
17、如是静虑,一切有情,发心非难,常时不懈,能成就者,是则为难。
18、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,自观自在,守本真心。
19、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,即是真如本性,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。
20、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,只认识一切法之相,故有分别执著之病。
21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虚妄者,言其是假非真,非谓绝对没有。
22、根身器界一切镜相,皆是空花水月,迷著计较,徒增烦恼。
23、赤肉团上,人人古佛家风。毗卢顶门,处处祖师巴鼻。
24、依无住本,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,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。
25、道人非同善人,如鹤立鸡群,劲挺自持,不顺人情,超群脱俗。
26、发菩提心者,非为己利,原为尽十方遍法界,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。
27、不离当处常湛然,亲切无过此语,觅则知君不可见,但于当处湛然,二边坐断使平稳。
28、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,回光自照看,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
29、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,亦不起圣解,所谓行起解绝,不令知解才绕心中。
30、能常省察,则一句亦有余,不能省察,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。
31、学道犹如守禁城,昼防六贼夜惺惺,将军主帅能行令,不动干戈致太平。